目錄
l 2016-48-日本-2-新一代激光微雕防偽系統E.I.E.S 1
l 2016-51-愛爾蘭-3-基于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敏感運動傳感器 3
l 2016-52-日本-3-凈化環境高性能鐵質吸附劑的應用 4
l 2016-56-俄羅斯-11-腫瘤早期診斷分子測試系統 6
l 2016-57-俄羅斯-12-汽車發動機快速預熱系統 6
l 2016-58-愛爾蘭-4-采用RNA生物標志物驗血診斷肺癌的新方法 6
l 2016-59-俄羅斯-13-節能、高強度輕型混凝土 7
l 2016-60-伊爾庫茨克-1-建立基于雷達信息的地球遙感數據庫自動化軟件 8
l 2016-61-日本-4-低排放生物質改性燃油添加劑 8
l 2016-62-芝加哥-1-中藥-姜黃素和分子藥物 (IL-32) 調節人體 8
l 2016-48-日本-2-新一代激光微雕防偽系統E.I.E.S
該技術2007年4月獲美國專利(名稱:Engraving sheet and method of engraving the same,專利號:US 7,197,980 B2),系日本獨創、世界頂級的超防偽技術。
利用該技術和該企業提供的專用合成紙張可進行超精密透明雕刻,按不同要求將顯示像片、隱視像片、指紋、芯片等融為一體,可應用于護照、身份證、駕照、銀行卡、紙幣等,適合于制作政府、機關、單位、部門等的超保密證件。
利用該技術的新一代激光微雕防偽系統E.I.E.S所雕刻的圖像,用反射光來看是陰像,用透過光來看則變為陽像,將之復印不會發生陰陽像的變化。類似的技術系統由于極其難以偽造仿真受到業界高度一致認可,但以往的系統圖像處理時間長、精度低、成本高,故長期以來未能普及應用。
本項目的新一代激光微雕防偽系統E.I.E.S雕刻的圖像可達到1毫米11點(5.5/mm)的高像素,實現了與一般照片同等的清晰度。水印雕刻圖像的尺寸可擴大至68mm×50mm,完成45mm×35mm圖像(ISO規格)雕刻速度縮短至60秒。
E.I.E.S系統由數據管理單元、加密認證裝置、遠程管理單元、數據接續單元和數據輸入單元五個單元組成,其制作的E卡可分為移動用戶系統、標準用戶系統和全功能用戶系統進行分類管理,滿足各類需求和應用。
該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市場需求巨大。可用于:
? 高端產品可與公安部門、銀行等合作,用于制作居民身份證、護照、駕照、銀行卡、紙幣等。
? 普通產品可選定授權各地區特定企業,制作學生證、畢業證、發明證書、會員證、各類ID卡等。
該技術已申請專利,可小規模生產,外方希望尋找伙伴技術轉讓或專利許可生產。
l 2016-49-智利-1-新型航空發動機內核設計
Christian Hertzer是一位個體航空發動機工程師,此前長期居住在德國和西班牙生活,今年剛剛回到智利發展(智利-德國雙國籍)。曾參加過法國航展、獲得過歐洲相關設計獎項并隨團訪問過中航工業集團(西班牙國家報曾對他的設計有過報道)。
他正在參與的NECORA項目,設計了新型的航空發動機,改進了發動機的高低壓壓縮系統,將達到節能減排、穩定性好、耐用性強的目的。
目前該設計只完成了二維圖紙設計,正在募資開展三維圖紙和模型設計。該技術航可促進提升國內航空發動機設計研發水平,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共同研發。該工程師也在向各國咨詢合作意向,如有意合作請于2016年6月前答復。
l 2016-50-愛爾蘭-2-抗菌納米涂料
控制微生物的生長和污染在許多制造業部門和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至關重要。圣三一大學開發了比傳統的抗菌材料效率更高和選擇性更強的新型抗菌納米顆粒涂料,將為抗菌涂料市場帶來新的商業機會。新材料可望在廣泛領域得到應用,抗菌涂層將在醫院、住宅、生物醫學植入物、食品產品包裝、以及藥物制劑的存儲器等表面得到應用。
主要優勢:
1.生產方法非常簡單容易;
2.對病菌具有非常高的抗菌效率和選擇性;
3.低成本和通用性(因為可以廣泛應用到各種領域)。
技術和專利現狀:正在考慮申請專利。
合作機會:
該產品處于樣品開發、產品開發和顧客測試階段,可以向需要的企業許可技術,如果對進一步研發感興趣,也可開展合作研究,可提供樣品。
詳細資料查網頁:
https://www.tcd.ie/innovation/exchange/technologies/physical-sciences/assets/Anti%20Bacterial%20Nanoparticles.pdf
該技術成果在國內和國際上有較大的市場,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許可、合作研究。
l 2016-51-愛爾蘭-3-基于石墨烯橡膠復合材料的敏感運動傳感器
可穿戴健康設備,從心臟監測生物傳感器到可穿戴運動健身設備,其市場銷售規模將在2016年達到1.80億歐元。使用石墨烯彈性復合材料的可穿戴設備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功能,而且價格便宜,具有市場競爭力。該設備可對兩個主要生命體征(心跳和呼吸速率),以及高應變、充滿活力、動覺運動(肌肉和關節運動)保持高度敏感,它還可以識別發聲和單個詞匯的發聲。
主要優勢:
1.耐用性提高140倍;
2.伸縮8倍范圍內可正常工作;
3.可感應35種因素;
4.具有動態應變跟蹤功能,在最低振動頻率160赫茲可正常工作。
技術和專利現狀:已獲得專利。
合作機會:
該產品處于原型開發、產品開發和測試階段,可以向需要的企業許可專利技術。
詳細資料查網頁:
https://www.tcd.ie/innovation/exchange/technologies/physical-sciences/assets/Graphene%20Elastomer%20composite.pdf
該技術成果在國內和國際上有較大的市場,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許可。
l 2016-52-日本-3-凈化環境高性能鐵質吸附劑的應用
日本高知大學發明的高性能鐵質吸附劑是一種非晶質鐵水氧化物,呈黑色粉末狀,通過化學反應,能夠高效去除水體和土壤中的砷,硒,鎘,鉻,鉛等重金屬,同時研究還發現該吸附劑對于去除大氣中的多環芳烴(PAHs)也極為有效,而多環芳烴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2010年使用該材料的除砷凈水系統曾在柬埔寨投入實地應用試驗,每臺使用吸附劑約二公斤,就可以高效去除當地井水中一年的砷含量。另外,此吸附劑還可用于口罩,空氣凈化器,房屋空調,車輛空調等。
此吸附劑可應用于污染土壤,水,空氣的凈化,因此其市場前景廣闊。
該技術已申請專利,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出口產品、合作生產。
l 2016-53-卡爾加里-3-隨鉆測量技術及設備
水平定向鉆井已經成為鉆井技術的核心,隨鉆測量技術是定向鉆井的最核心技術。隨鉆測量技術的應用,直接影響到作業安全及儲量最大程度開發。國內大多采用的第一代脈沖技術,缺點是傳輸速度慢,嚴重影響鉆井工作效率。第二代為電磁技術,傳輸效率較第一代提高10倍以上,鉆進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目前被國際領先的油服公司壟斷。
本項目開發的是高端脈沖設備和第二代電磁設備的結合體,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實用性(廣泛應用于多種地層)。核心零部件全部擁有專利或得到專利授權。在全面推廣第二代技術的同時,第三代重力驅動技術的開發和專利申請已接近尾聲。
2016-2018年,全力推廣第二代技術,2017年開始三代技術測試。2019-2022年,推廣第三代技術,實現全球范圍第三代技術市場占有率第一,開始研發第四代(旋轉導向)技術。2023-2025,成為世界隨鉆測量技術領導者,擁有全線系列產品,以第三代技術為核心,領導第四代技術商業應用。
項目的商業模式為投資,需3000萬人民幣。研發基地設在加拿大,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設在加拿大。
通過合作,將為中國帶入最新的鉆井設備,顛覆由國際油服公司壟斷定向鉆井核心技術的局面,將為國內定向鉆井公司提供平臺參與世界范圍的競爭。
資金到位后,第一年可生產銷售20套設備,按單價300萬人民幣銷售,單套利潤200萬人民幣,可望實現利潤4000萬人民幣。實現批量生產后,第二年有望生產銷售300套,第三年480套,第四年580套。
該技術已申請專利,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投資。
l 2016-54-名古屋-5-日本電磁式發電機技術
該發明根據電磁技術原理,在旋轉動力盤外圍設置8個電磁線圈,通過控制電磁線圈磁極變化和獨有的磁性屏蔽技術,驅動旋轉動力盤轉動,利用其動力發電。
該裝置利用電池一次性驅動后可自行運轉,其發電量的1/5用于自身運轉;用電量較低時自動減小轉速,減少發電量。重量約70公斤的小型發電裝置輸出功率可達到3-8KW,可滿足10戶一般居民使用。根據用戶需要可生產20KW及以上的發電設備。使用年限可達40-50年。
該裝置適合邊遠山區及受災時使用(發明者期待將來用于汽車動力),無需輸電設施,一旦開機即自動運行,安全可靠,無噪音。目前在日本單機價格500萬日元。如在國內量產,價格預計可降至1/2-1/3。日方期望與中方企業合作,歡迎現場參觀交流,共同生產、推廣該技術。
該技術已申請專利,可大規模生產,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轉讓、技術入股、合作生產或推廣等。
l 2016-55-阿拉木圖-1-汽車尾氣催化中和器
哈薩克斯坦有機催化與電化學研究所研制的汽車尾氣催化中和器是以金屬為載體的催化劑單塊式組件,具有比表面積大、結構形式多樣、壓降低、耐熱性和機械穩定性高的特點。
該塊狀催化劑活性很強,可用于里程超過10萬公里的汽車,處理后的尾氣符合歐洲排放標準。
該技術可小規模生產,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轉讓或技術入股。
l 2016-56-俄羅斯-11-腫瘤早期診斷分子測試系統
該特有技術通過對miRNA(一類內源基因編碼的長度約為22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單鏈RNA 分子,它們在動植物中參與轉錄后基因表達調控)和基因突變檢測,可在早期對患者診斷甲狀腺、乳腺和腦部腫瘤,具有檢測簡便、快速、費用低的優勢,不需要專門保存和運輸檢測樣本的特點。
該實驗室成果已申請專利,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轉讓、技術入股、合作生產。
l 2016-57-俄羅斯-12-汽車發動機快速預熱系統
該汽車發動機快速預熱系統分為熱交換和直流輸出兩個單元,熱交換單元將熱風輸送到載熱體,直流輸出單元負責系統關閉后排氣系統的氣體排出。系統最大熱輸出功率1500瓦,車載電路能耗小于30瓦,市區模式下供熱節能25%,發動機預熱時間減少50%以內。
該預熱系統能有效利用汽柴油發電產生的熱能,可用于經常需要通過發動機運轉為車內供熱的交通設備。
該技術已申請專利,可小規模生產,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轉讓、技術入股、出口產品或合作生產。
l 2016-58-愛爾蘭-4-采用RNA生物標志物驗血診斷肺癌的新方法
愛爾蘭圣三一大學稱其研究人員在血液中發現了6組與最致命的肺癌(肺腺癌)相關的分子,被稱為小分子RNA的生物標志物。肺腺癌是最大的癌癥殺手,目前80%的診斷是癌細胞擴散后晚期才能發現,20%的患者在發現該疾病后只能存活一年,缺少早期診斷方法。
該診療方法主要優勢有:
1) 只需要一小勺量的血液就可以進行診斷和監測,相對無痛;
2) 方便快捷;
3) 低成本。
該技術已經申請美國專利,正在審查中。產品處于原型開發、產品開發和測試階段,可以向需要的企業許可專利技術。
詳細資料查網頁:
http://www.tcd.ie/innovation/exchange/technologies/life-sciences/assets/LUNGMARK.pdf
l 2016-59-俄羅斯-13-節能、高強度輕型混凝土
該節能、高強度輕型混凝土平均密度達到1300-1500公斤/立方米,強度超過600MPa,比市場上同類產品輕15-20%,強度高30-40%,比傳統的重型混凝土輕2倍,同時提升2倍保溫效果。
該產品是一種細微顆粒混凝土,不含大填充物。通過使用一種微小尺寸的碳酸氣體球狀粒子降低平均密度,與特殊工藝提取的水泥礦物成分和特殊改良的添加劑相結合,空心的填充物形成了高強度的充滿大量小孔的混凝土結構。其主要應用優勢在于:
1. 由于平均密度低,能夠減低建筑物重量,增加40%的建筑物層數;
2. 降低對地基的要求,壓縮地基建設成本2-2.5倍;
3. 通過節約金屬配件和混凝土,降低建筑材料使用量;
4. 提高建筑使用過程中的節能保暖效果;
5. 使用更少的起重設備,降低了運輸和安裝成本;
6. 每一層樓的材料成本降低30%。
該產品可用于生產鋼筋混凝土,建筑工業和民用高層樓房,公路橋、立交橋、高架橋等大跨度的混凝土建筑材料時使用。他的應用降低了建筑構件的重量,從而簡化了建筑設計中的難題,擴展了輕型混凝土作為建筑材料的應用領域。
該技術已申請專利,可小規模生產,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轉讓、技術入股、出口產品或合作生產。
l 2016-60-伊爾庫茨克-1-建立基于雷達信息的地球遙感數據庫自動化軟件
該數據庫軟件將空間信息源流處理結果經過多時的輻射測量校準和幾何修正,得到復合圖像,反映了地球表面自然客體的實時相對變化狀態。與地球遙感相比,雷達探測不受天氣和時間限制,合成孔徑雷達可以得到分辨率為1米的雷達圖像。
l 2016-61-日本-4-低排放生物質改性燃油添加劑
本項目涉及的發明名稱為“烴油改質劑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該烴油改質劑進行烴油改質的方法”,發明專利號為P5042821。該發明專利提出了一種烴油改質劑(改性燃油添加劑)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該烴油改質劑進行烴油改質的方法。
該專利可用于各類烴油的改質,用于車用燃油(汽油和柴油)的改質,使其在驅動車輛行駛時具有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更低的污染排放。主要原理是通過生物質木醋酸、竹醋素等原料制成改質劑,對車用燃料汽柴油進行改質,使得汽柴油的燃燒更加充分,車輛排放有較大降低(HC和CO等有害氣體排放降低一半以上)。
該方法制成的低排放生物質改性燃油添加劑,具有與汽柴油混合的良好擴散性并比較穩定,可以代替現有容易引起水質污染的含氧MTBE類改性燃油添加劑,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場和產業化前景。
注:MTBE(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是由異丁烯和甲醇合成的含氧醚類添加劑。
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或合作生產。
l 2016-62-芝加哥-1-中藥-姜黃素和分子藥物 (IL-32) 調節人體
結核桿菌為胞內寄生菌,尋找和發現新的抗結核桿菌免疫應答是治療耐藥結核病的最佳思路。
該項目在結核病分子病理發生和免疫學研究基礎上,發現姜黃素和IL-32成為具有潛力的治療耐藥結核病的新藥。
該項目利用姜黃素處理侵染結核桿菌(GFP-MTB)的人體細胞,首次揭示了它的作用機理,研究了調控途徑,發現姜黃素能遏制轉錄因子(NFkB)活性而引起侵染桿菌人體細胞的調亡和自噬,依賴Caspase-3 途經,擬制結核桿菌在人體細胞的存活。進一步的動物實驗以及臨床醫學試驗待證實,姜黃素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助治療耐藥結核病的新藥。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國際專業雜志Respirology 后,美,英,德,印等幾十家媒體競相報道和轉載,不僅在海外學術界和醫學界引起強烈反響,而且受到許多國家研究機構和藥物公司的關注.
項目利用siRNA技術首次敲除了IL-32在人單核細胞系的表達沉默,進行了侵染結核桿菌實驗,發現在人細胞中IL-32具有防御和抗結核桿菌的侵染作用。外加重組的IL-32蛋白加強桿菌侵染引起細胞凋亡。首次研究了IL-32 對調節人細胞免疫抵抗結核桿菌的侵染的分子機理,揭示IL-32引起Caspase-3非依賴的細胞凋亡和調節巨噬細胞對桿菌侵染應答以及細胞信號傳導通路。總之,通過在體外利用人體細胞和老鼠細胞以及在體內利用轉基因小鼠動物模型對IL-32調節宿主免疫功能防御結核桿菌侵染的研究,揭示了它的作用機理,明確了IL-32在小鼠體內對結核桿菌侵染的防衛性和細胞組織的免疫應答。新的研究還發現,IL-32還能通過激活CYP27b1酶促使維生素25D3轉化成1,25D3與VDR接合促進防御基因DEBF4和抗細菌多肽Cathelicidin(LL37)的表達,而激發已感染結核桿菌的巨噬細胞產生自噬和溶菌,從而殺死結核桿菌(未發表)。所以,IL-32會是未來調控人體免疫,治療耐藥結核病的分子藥物。
結核病是世界性的傳染病,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耐藥結核病患者在不斷增加,感染不發病者人數龐大。新藥的研制不僅造福人類健康,而且回報巨大,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該技術已申請專利,外方希望尋找合作伙伴技術入股或合作研發。
|
深圳市科協網站版權所有備案序號:粵ICP備17070383號-1地址: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路1001號深圳科技大廈9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