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以色列創新署、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及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深圳市坪山區科技創新服務署及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ITTN)承辦的第二屆中國以色列創新創業大賽深圳站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決賽在坪山區創新廣場成功舉行。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網絡與平臺處處長顏曉虹,以色列創新署亞太地區經理莫拉夫·塔皮羅,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巡視員孫楠,深圳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主任李松,坪山區科技創新服務署署長黃鳴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活動現場
孫楠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深圳和以色列雙方在技術創新和產業研發的合作日益緊密,并締結了豐碩的成果。市科協致力開展高層次的科技交流活動,不斷打造高水平的服務平臺。同時鼓勵深圳的科研及產業界,特別是深圳的投資機構積極引進以色列的創新創業資源,尋求更廣泛的合作機會。市科協全力支持本次大賽的工作,與各方合力打造中以科技創新合作的交流合作平臺。
部分參賽人員及評委合影
大賽經過海選階段征集和篩選了50個項目入圍初賽,最終確認信息通信技術、醫療器械、智能制造三個領域的28個優秀項目進入領域決賽。中以兩國的行業專家、投資人組成的評委團對參加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決賽的各個項目的商業模式、技術優勢、團隊資質及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了提問及點評,并對項目的進一步商業化發展提出切實的建議。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決出了優勝的三個項目,分別是Mudra-腕戴式手勢識別裝置(Wearable Devices)、ACoN(非對稱耦合網絡)的突破性技術(Eagantu)及用于無接觸生命體征檢測和監測的微型雷達生物傳感器(Neteera Technologies)。
為了進一步落實中國科技產業資源要素與以色列先進技術及創新創業項目的深度對接,推動以方優秀技術與團隊在深圳進行技術轉移及成果轉化,大會主辦方特設立“龍頭企業對接”與“一對一自由對接”環節。來自以方信息通信技術、醫療器械及智能制造領域的項目團隊與深圳本土創新企業、孵化器、科技產業園區機構及投融資機構等的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大賽以展現以色列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及團隊為主線,有力地推動深圳國際化科技成果的引進及轉移工作,進一步活躍了本土國際創新合作氛圍,并為今后深化深圳和以色列的科技交流合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