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21中歐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以“綠色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拓展與歐洲有關國家及地區在綠色科技創新及合作的空間和維度,提升國際合作水平,深化互信交流,推進深圳“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政府主辦,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承辦。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優勢,經過多年努力,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越來越頻繁地參與到國際科技協同創新網絡中。中國科協一直以來積極推進國際科技合作,重視與歐洲各國開展科技合作交流。本屆論壇聚焦中歐共同關注的綠色高質量發展,邀請中歐專家學者進行深度研討,將為推動全球綠色復蘇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劉建軍表示,本次論壇打造了中歐科技創新領域產學研融高端對話與合作平臺,對于推動中歐科學界交流互動,促進中歐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及科技服務業務實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蔣宇揚表示,論壇圍繞綠色創新、循環經濟、清潔能源、可持續金融等領域展開研討,目的是搭建中歐民間科技交流平臺、探索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新路徑、探討綠色發展及相關產業鏈亟待開展的技術攻關問題,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合作新生態的建設,助力科技經濟深度融合。
比利時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瓦隆地區商務科技領事德迪業·德納耶爾提出,中比雙方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科技領域的合作是中比乃至中歐合作發展的重要部分。未來雙方將繼續拓展務實合作,實現高水平的互利共贏。
此次論壇由開幕式暨主旨論壇、國際科技創新產融對接活動、2021中歐第三代半導體高峰論壇組成,邀請了中國及歐洲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科技組織、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產業園區、創新載體、投資機構等代表,共同探討中歐創新要素整合及科技發展協同方向與路徑,構建開源開放創新成果發布平臺,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合作新生態的建設,助力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多角度、多學科、多領域共同探討中歐科技創新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