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深圳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主辦,深圳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深圳市保健協會承辦,中國保健協會、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深圳市健康產業類行業協會聯合黨委支持的“健康中國·筑夢未來”國家重大疫情防控與健康產業發展思考論壇,在深圳馬哥孛羅好日子酒店隆重舉辦。
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會長、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張鳳樓,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孫楠,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學記,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劉磊,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金世明,深圳市長卿醫學研究院理事長、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后王濱燕等多位業界大咖出席論壇,圍繞“健康中國·筑夢未來——國家重大疫情防控與健康產業發展思考”的主題,分享公共重大疫情防控下的深度思考,探討疫情之下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勢、新技術新模式在健康產業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公共重大疫情危機下的預防與管理方法,挖掘健康產業的發展優勢,力求更好地將健康產業發展與人民群眾健康生活水平提高相結合,抓住健康產業在后疫情時代的發展機遇。
論壇現場
大會開始,由深圳市科協黨組成員孫楠致辭。他指出,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對整個國家和全世界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量。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我國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并率先復工復產。市科協運用各級學會和社會組織資源,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貢獻了科協力量。疫情使人們更加關注關心健康。立足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新起點,市科協將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和中醫藥產業發展優勢,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壯大。
深圳市科協黨組成員孫楠
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會長、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張鳳樓在致辭中表示,現在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成功遏制,離不開黨和國家堅強有力的領導,離不開14億人民的努力付出,也離不開大健康產業各個領域的共同努力。此次疫情,帶給我們的更多是對“健康觀念”的思考,人們更深認識到免疫力的重要性,對健康更加關注,這為大健康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會長、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張鳳樓致辭
大咖云集 院士領銜主旨演講
本次論壇是立足“健康中國·筑夢未來”的角度,在思想上探求未來國家重大疫情防控與健康產業發展方向的大會。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學記做了題為《新冠疫情之后國家重大疫情防控新思考》的演講。張院士表示,如何在推動經濟復蘇的同時,有效防控疫情,已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我們應在后疫情時代“防”、“控”常態化做到早、快、好。同時,重視中藥在新藥開發中的重要價值,國家可以增加對此類針對高致病性病毒藥物的研發與生產的投入與支持。未來,應建立更加高效的應急組織與預警機制,完善“預防-主動”型的應急響應體系。疫情是一場大考,希望我們抓住歷史機遇,乘勢而上。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學記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劉磊在題為《公共衛生如何與健康產業實現無縫對接》的主題演講中講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8萬億,2030年達到16萬億,大健康產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占GDP6.3%,僅為美國的1/3,日本的1/2,根據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均占比超過10%的經驗,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大健康產業是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未來,公共衛生給大健康產業帶來新機遇。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劉磊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金世明在題為《中醫藥在重大突發疫情防控中的應用與前景》的主題演講中講到,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希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金世明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副理事長、三醫聯動健康保障分會執行會長金頌在題為《信息技術與疫情防控,以及對健康產業的影響》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是對我國整個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一次大考,也是對信息化發展的一次檢驗。信息技術是此次防控阻擊戰中的一把利器,未來也將是健康產業升級的著力點,“互聯網+健康管理”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副理事長金頌
深圳市長卿醫學研究院理事長、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后王濱燕在題為《深圳市韌性健康體系建設與評估》的演講中指出,韌性城市指城市擁有足以容納、維持現今及未來在自然、人口、社會、經濟、環境、科技發展和健康需求所帶來的各種壓力,仍能發揮必要的城市功能。韌性城市不應僅僅停留在防災減災方面,更應關注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居民的幸福生活品質。
深圳市長卿醫學研究院理事長王濱燕
重構價值 聚焦疫后健康產業新機遇
經此一“疫”,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已成后疫情時代社會的共識。論壇中,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主持的高端對話,就“健康產業抗擊重大疫情的責任與機遇”等問題進行熱烈而深入的交流,將會議的氣氛推向高潮。
高端對話
深圳市健康產業類行業協會聯合黨委第一書記王夏娜談到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防控阻擊戰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以及談到在新的形勢下,基層黨組織要堅持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依靠黨建引領把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構筑多方參與、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同時通過加強黨員的思想教育培訓工作和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備講到突發重大疫情時健康產業企業的責任與機遇。作為中國醫藥產業領軍者,海王31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從海洋生物制品到藥店連鎖,再到互聯網時代的全藥網、易點藥,一直走在創新發展的路上,同時在管理創新與企業文化領域獨樹一幟,培養、鍛造了一支中國醫藥健康方陣的尖兵和鐵軍,構建醫藥行業健康生態圈,為老百姓吃得起藥、吃得起保健品帶去福祉,為全民健康做出貢獻。疫情后,人們的健康意識加強,醫藥健康產業必將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也將帶動更多企業朝著醫藥大健康領域進軍,海王以自己31年深耕行業的歷史,以卓越的建樹成為行業典范和榜樣,提供了成功經驗,也為資本如何找到優秀項目提供了樣本。
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主任韓鐵光認為,要加強健康教育構筑面臨突發疫情的防控線。疫情防控取得這么好效果,健康教育在里面功勞很大。
深圳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黃鶴從社會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優勢與作用的角度講到,深圳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迅速行動、積極響應,從抗疫一線到社區防控,從募集款物到招募志愿者,從保障民生到推動復工復產,在防控各階段和各領域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顯示了社會組織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平臺優勢和專業特點,積極推進韌性健康城市建設,形成抗擊疫情的合力,發揮積極作用,展現了責任與擔當。
參會者紛紛表示,“‘健康中國·筑夢未來’國家重大疫情防控與健康產業發展思考論壇”對于健康產業從業者而言,既引人思考又提振信心。大容量的智慧與思想的碰撞,大家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健康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