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2023年全國科普日暨深圳科普月啟動儀式在深圳廣電大廈南大堂舉行。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區科協、科普基地、科技社團的代表出席活動。
市科協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林祥在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在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區科協、各科普基地、各科技社團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科普月已成為品牌科普活動,構建了“市主場活動——各區分會場活動——各部門特色活動——全市科普資源聯合行動”的生動局面,本屆深圳科普月將進一步發揮科普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塑造現代城市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現場正式發布“深圳市科普資源名錄”,該名錄創建工作在國內屬首創,自今年6月啟動征集工作以來,共收到來自11個區的科普資源558條,經組織專家評審,共544條符合標準,涉及天文地理、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等十多個領域。目前這些科普資源名錄信息都已錄入深圳科普資源名錄信息化平臺,方便市民在手機、互聯網上隨時搜索查看。
啟動儀式現場還頒發了2022年廣東省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和優秀組織單位證書,頒發了第四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資源類、活動類一等獎、二等獎,并對2023年新認定的市科普基地頒發牌匾。
據悉,2023年的深圳科普月將圍繞“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主題,以“聚焦創新發展,服務自立自強”為主要內容,活動時間貫穿整個9月,動物科普進校園、科學家和“明星”實驗動物、科普資源助力“雙減”-科學館進校園、灣區科技娃之深圳科技行、聚焦中小學AI素養培養-人工智能科普實踐等100多項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覆蓋全市各區,涉及科技安全、節能環保、航空航天、衛生健康、生態文明、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全面展示深圳科技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