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匯聚深港澳三地校長的“灣區校長說”活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2023深港澳人工智能大賽暨AI科技嘉年華配套活動之一,“灣區校長說”邀請了深港澳三地的校長齊聚深圳,圍繞“人工智能教育創新與未來發展”的主題,通過主旨演講、專題研討等形式進行交流研討,共話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趨勢和機遇。
落實規劃方案部署,聚集AI教育實踐
加快發展人工智能是建設數字中國和科技強國的戰略舉措。為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市關于人工智能教育的部署和要求,全力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寶安區科學技術協會在有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在2023深港澳人工智能大賽暨AI科技嘉年華中首次配套舉辦了“灣區校長說”。活動旨在為三地教育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分享他們在教育研究和實踐中的成果和經驗,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的途徑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傳播教育改革發展先進理念,促進灣區教育融合發展,實現教育文化價值引領,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活動組織單位廣,與會嘉賓層次高
本次活動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共深圳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科創中國”大灣區聯合體指導。園嶺小學、荔園外國語小學(獅嶺)、福田區紅嶺中學、福田中學、油蔴地天主教小學、香港李惠利中學、裘錦秋中學(元朗)等深港澳三地的中小學校長、教育專家、教師以及教育機構管理人員等約200余人參加了活動。
深圳市科協黨組成員孫楠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市科協連續第五年支持舉辦深港澳人工智能大賽暨AI科技嘉年華,希望“灣區校長說”能辦成深港澳人工智能大賽暨AI科技嘉年華的重要配套活動。他指出,未來隨著“灣區校長說”活動機制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必定會為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創新與未來發展提供新動能。
匯聚眾智干貨滿滿,共話AI教育創新途徑
活動上,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教育創新與未來發展”主題,開展主題報告、專題研討,分享教育研究和實踐中的成果和經驗,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的途徑。
上午的主題報告環節,華中師范大學寶安附屬學校書記、校長劉勁松,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校長陳淑儀,深圳市福田區南華小學書記、校長余云德,香港李惠利中學校長張欽龍,深圳福田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德久,香港裘錦秋中學(元朗)校長梅志文分別作了題為《義務教育階段科技創新教育的實踐思考》、《香港小學教育新征程——迎變求進抓機遇 弘德育才迎未來》、《教育的現實性與可能性》、《香港中學概況、學校管理及學生生涯規劃》、《人工智能與傳統文化融合培養》、《香港中小學在Stem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的報告。
下午的專題研討會則以“3V3圓桌主題對話”的形式開展,分為小學組、中學組和展望組三個組別,分別以“人工智能啟蒙教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AI意識和探索精神”、“人工智能與中學生——能力培養與未來職業規劃”、“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趨勢與挑戰”為主題由三地校方代表互動研討。
專題研討后,參會人員還現場參訪了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智慧機場。據悉,深圳智慧機場展廳是全球首個“智慧機場”主題展廳。展廳內全面展現了深圳機場以“智”提“質”,通過智慧機場建設,圍繞“安全、運行、服務、管理”四大業務領域,構建了“安全一張網”“運行一張圖”“服務一條線”三大板塊。
參會人員表示,“灣區校長說”分享了人工智能領域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成果以及有效和獨特的教育方式方法,從中汲取到了新的思想、新的經驗,為今后教育教學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借鑒。
此次活動的開展,為大灣區的教育工作者們互相交流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有利于培養提升大灣區教師人工智能教學能力。未來,隨著“灣區校長說”活動機制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必定會為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創新與未來發展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