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2023年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科學家與跨國公司合作論壇在羅湖區舉行。羅湖區委書記、區長范德繁,區領導馮健出席會議。
科學家、跨國公司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者、參與者和實踐者。本次論壇吸引了超過150位科學界、企業界優秀人士參會,在主題演講和對話交流中,既有學識淵博的專家學者,又有實操和管理經驗豐富的企業精英,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論壇以“開放的中國與創新”為主題,旨在通過學術交流搭建合作平臺,將科研院所科研資源與跨國公司資本、技術、市場進行融合,深化國際合作,提高我國科技領域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促進科學家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推動人類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論壇中,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副會長、原青島市委副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文華指出,依托我國大市場的優勢,推動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加強科學家與跨國公司之間的資源互通與合作,是本次論壇的重要目的。
新樞紐、新活力、新環境
羅湖錨定“7+1”戰新產業集群持續發力
羅湖是改革開放和特區建設的原點,許多的深圳第一乃至全國第一在這塊土地上誕生。現場,馮健用新樞紐、新活力、新環境,三個“新”在論壇中推介羅湖。
現在的羅湖,作為境外企業“引進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樞紐地位愈加凸顯。羅湖是深圳的中心城區、口岸城區,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C位,一區之內擁有三大口岸,陸路口岸數量和通關量都是全市第一,還擁有南北雙高鐵,形成了覆蓋大灣區核心城市的60分鐘交通圈。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羅湖“好伙伴”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廣、“國際范”越來越足。目前,全區已有超7000家外資企業,集聚了華潤萬家、港華投資等13家跨國總部企業。近幾年,羅湖堅定不移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生命線工程”,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優質企業選擇加入羅湖,今年已落戶重點項目223個,其中就包括香港環球新材、華潤電力煤炭集采平臺等23個優質外資項目。
現在的羅湖,發展方向更明確、發展重點更聚焦、發展活力更充沛。羅湖是服務業大區,金融業、商貿業發達,能夠為企業經營、個人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配套。基于城區產業優勢、發展基礎,羅湖錨定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任務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提出了創建“三力三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的發展目標。雖然羅湖的產業以服務業為主,但羅湖未來將戰新產業放到重要位置來抓,近兩年戰新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速都超過兩位數,發展速度非常快,目前羅湖主要錨定“7+1”戰新產業集群持續發力,力爭將戰新產業打造成城區發展的“新引擎”。
現在的羅湖,是科學家、企業家高效率工作、高品質生活的完美結合地。羅湖致力于將營商環境打造成羅湖的核心競爭力,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營商環境百佳示范縣市”。同時,堅持“有事服務、無事不擾”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精細精準為企業排憂解難、保駕護航。此外,羅湖還有豐富、優質的教育、醫療配套資源,以及“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優美生態環境。
“誠摯邀請各位專家學者、企業家朋友,借著這次論壇的機會,能夠在羅湖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多轉一轉,體驗到羅湖的精彩,感受羅湖的魅力,更能體會到羅湖的煙火氣。真心希望各位企業家和朋友們,選擇羅湖、投資羅湖、扎根羅湖,共享發展紅利、共創美好明天。”馮健說道。
“4個主題演講+高端對話”
多國知名企業企業代表參與
本次論壇通過“4個主題演講+高端對話”形式,吸引了來自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知名企業代表參與。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以“精準醫療與健康——無盡的科學前沿”為主題發表了精彩演講,展望了未來科學技術對于研究人類疾病和提高人體健康意識的緊密聯系。法國道達爾能源亞太區研發副總裁徐忠華在會中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跨國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成為企業不可回避的挑戰,值得關注的是,實現“雙碳”目標、踐行“雙碳”責任、發布“雙碳”報告,以技術創新促進減碳減排,正在成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自覺行動。
德國北威州國際商務署北京&廣州代表處首席代表封興良主持了“跨國公司與第四次工業革命”主題對話。法國威立雅集團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董事總經理黃曉軍,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環保事業總監倪悅勇,敦豪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陳艷,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亞太區ESG及可持續發展資深董事Sam Crispin,捷愛士中國華南及香港區域總經理陳詠子,陶朗集團亞洲區公共事務副總裁常新杰以及中昊智達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黃亞雄等對話嘉賓,圍繞“科技創新助力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構建全球產業鏈優勢”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跨國公司是科技創新國際化的重要推動力量,科技創新是跨國公司引領行業發展和實施全球化戰略與發展的重要手段。
來源:第五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