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主辦,晶瑞(深圳)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科創跨境”國際轉化醫學系列交流活動——中歐生物科技與先進醫學研究專場成功舉辦。
嘉賓陣容強大,暢享前沿成果
本次活動以“跨境醫研 科創領航”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的參與方式,搭建全球生物醫學領域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來自牛津大學、北歐全球環境合作研究所(NRI Center)等國內外行業資深專家、學者和科研機構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推動前沿科研成果的國際合作與轉化。
牛津大學骨細胞生物學和骨間充質干細胞專家James Triffitt教授、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王斌分別發表致辭。他們一致表示,深圳作為科技之城、創新之都,始終致力于構建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創新生態體系。本次活動聚焦生物科技與先進醫學領域,旨在搭建國際交流平臺,不斷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期待未來在更多前沿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生物醫學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主題分享亮點紛呈,啟迪創新思維
北歐全球環境合作研究所(NRICenter)聯合創始人及主席UlfBorbos就“生命科學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及發展趨勢”進行了主題分享,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新視角與建議。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博導郝亮以“創新設計與3D打印在骨科修復矯形領域的應用展望”為題帶來了精彩演講,展現了科技與醫療融合的無限可能。牛津大學生物材料學博士張豪分享關于“微球材料生產醫美級干細胞外泌體”的最新研究進展,剖析其極具吸引力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牛津國際生物醫學賦能中心(OIBEC)中國代表蔡雨蒙分享主題為“牛津生物醫學科創項目在中國的研發與轉化實施路徑”,為生物醫學項目的落地與產業化提供新思路。
自由交流環節中,嘉賓們圍繞生物醫學領域的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共同探討未來的合作機會與發展方向。
“科創跨境”持續深耕,攜手合作共贏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學術交流的盛宴,更是深圳與歐洲國家和地區的醫療科技企業攜手合作的有力證明,激發行業內各方的智慧碰撞和協同創新。
“科創跨境”系列活動作為中國科協海智工作基地(深圳)重點打造和推廣的品牌,為海內外廣大的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及科技社團提供了一個開放、多元、共享的交流平臺,獲得了業界的持續關注和廣泛好評。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將充分發揮自身在聯通海內外科技創新要素方面的優勢,持續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慧醫療、低碳與新材料等新興科技領域,推動基礎科學研究、前沿技術開發與產業創新發展互聯互融,助力科技行業打造新質生產力、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