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深圳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林祥帶領機關干部職工到廣東省科普基地福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調研學習活動。
在保護區內,隊伍穿過了長長的“科普隧道”,登上了別致的觀鳥亭,聽取近年來紅樹林保護、紅樹林科普教育等情況介紹。保護區專家和志愿者深入淺出地向“深圳科普人”科普了紅樹林的分布、特征、生態作用及生物多樣性,分享了保護區如何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物種智能跟蹤和自動識別。據專家介紹,紅樹林生態系統是世界上最富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十多年來,深圳累計修復紅樹林面積43.33公頃,全面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水鳥棲息地保護、生態系統科學修復。自然保護宣傳和環境意識教育是保護區的主要職能之一,福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重要科普基地。
深圳市科協組織干部職工走出去開展此次調研學習,既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環境科普課,更深切感受到深圳已將生態保護融入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感受到深圳正朝著打造“山海連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奮進,對于如何開展科普工作又有了不同的領悟。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將科普課堂融入“綠水青山”,把深圳良好的科技資源、生態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為推動深圳高質量發展貢獻科協力量。深圳市科協婦委會和科普部組織此次活動。